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热点 > > 
每日关注!全国科技活动周兵团主场活动(北疆片区)开幕、兵团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“拓荒”东北
来源: 五家渠TV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2 12:26:23

全国科技活动周兵团主场活动


(资料图片)

(北疆片区)开幕

5月20日,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兵团主场活动(北疆片区)在七师胡杨河市启动,拉开了兵团科技周系列活动的序幕。

活动中,来自七师胡杨河市、奎屯、乌苏、独山子区等地科协特邀嘉宾、七师胡杨河职业技术学校、各团场学校师生等700余人参加开幕式,并参观了科技成果展示,进行了彩绘艺术体验,航模、车模、模拟摇控飞行体验,科普大篷车展具体验,应急物品展示体验等。

“能体验到这些科技成果,我感觉非常新奇,思想也更加活跃了,对未来的畅想也不止于书本了。”七师胡杨河市一中学生张群峰说。

据了解,此次科技周活动以“热爱科学、崇尚科学”为主题,持续到5月30日,其间开展“科普展演及体验”“科技体育模型教育四项赛”“健康科普行”“科普就在我身边”“专家进校园空天国防科普活动”“大手拉小手,专家进校园”“科技下乡”“科技惠企”“科技工作者日”走访慰问及座谈会等活动,弘扬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、普及科学知识。

近年来,七师胡杨河市科技事业发展迅猛,在科研投入、创新主体培育、平台载体建设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,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,建成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1家,建立兵地融合科技示范基地1家,获兵团科技进步奖5项。

“我们要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延伸到团场、社区、企业、学校,真正达到全民学科学、爱科学、用科学的效果,提高全民科学素养。”七师胡杨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蔡晓莉说。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永杰、通讯员张婕)

兵团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

“拓荒”东北

在辽宁省阜蒙县王府镇河东村生活了65年,郭春雨从没想到家门口的土地能这样种水稻。

5月20日,他又来到2023年旱作水稻示范基地。看着从薄膜下钻出的翠绿禾苗,郭春雨啧啧感叹:“以前羡慕人家水田能种稻,现在咱们旱田一样长得好!”

辽宁省阜蒙县引进兵团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。

阜蒙县土地地块斜坡度大,土壤肥力不均,“十年九旱”的气候更是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,当地农民不得不改种玉米甚至撂荒土地。守着“东北大米”品牌,却只能靠天吃饭,望“米”兴叹。如何让旱地生金?阜蒙县把目光投向兵团。

多年来,兵团把建设节水型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,千方百计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,灌溉方式由喷灌、涌泉灌、自压微水头软管灌发展为智能膜下滴灌。据统计,目前兵团以大田滴灌节水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2061万亩,占总灌溉面积的83%,占比位居全国第一,年节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。

作为兵团培育的国内节水产品龙头企业,新疆天业(集团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业集团”)首创的膜下滴灌水稻节水栽培技术,实现了“水稻旱作”的目标。此项技术的应用,不仅节水节肥,还增产增效,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836.9公斤,为我国干旱、半干旱缺水地区水稻高效种植起到示范作用。

经过实地考察,今年初,阜蒙县在王府镇河东村拿出100亩土地,引进兵团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。当看到来自八师石河子市的水稻铺膜播种机一次完成种床镇压、铺滴灌带、开膜沟、铺膜、膜边覆土、膜上打孔播种、膜孔覆土等多项作业时,郭春雨和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。

“我们采用1膜3管8行的滴灌带配置,按照株距10厘米、亩穴数3万穴、单穴下种6至8粒的栽培措施,并结合阜蒙县实际,制定水稻全生育期滴灌38至45次、灌水周期3至5天、灌溉定额700至800立方米/亩左右的灌溉制度。”天业集团技术中心农研所技术人员杨佳康介绍。

阜蒙县县委书记刘彦鸿表示,此次运用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在辽宁省尚属首次,此项技术实现了全程机械化、精准化和水肥一体化,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方式,将大幅提高水肥和土地利用率,降低肥料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伤害,助力阜蒙县农民走上新型节水增收之路。“今年试种成功后,明年将在阜蒙县推广3万亩膜下滴灌水稻。”刘彦鸿说。

据悉,兵团“大田膜下滴灌系统”技术及产品已应用在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40多种作物上,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00万亩,节水增产效果显著,为保障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了兵团力量。(兵团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赵优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